• Home
  • Explore

我投資了 Substack,兼顧閱讀與社交的媒體樂土 - chungkin Express

ckxpress.com/substack/

1 Users

0 Comments

18 Highlights

0 Notes

Tags

Top Highlights

  • 我投資了 Substack。Substack 在 A、B 輪投資都由享負盛名的 a16z 領投,2021 年估值高達 6.5 億鎂,但請別誤會我是富翁,其實不過是月前 Substack 邀請平台上的作者投資,在自己日常工具持股而已。這次群眾募資在 Wefunder 進行,估值 5.85 億鎂,入場門檻 100 鎂,而我則投下了對一門生意來說微不足道,對我來說全虧掉死不了的 5000 鎂。

  • We are serious about building Substack with writers, and this community round is a good way to concretize that ideal. We’re doing this because the dynamics of a platform like Substack change if the people who are building their businesses on it are owners of it, too.

  • Substack 首先加入的是訂閱功能,

  • 跟多數互聯網服務一樣,Substack 也是使用 Stripe 作收費底層,幾乎支持所有說得出的國家,可惜礙於金流管制,偏偏不支援台灣,因此台灣作者要使用 Substack 收費,需要在外國設立銀行帳號,或者找海外朋友代收款。

  • Substack 另一個微小但至為關鍵的創新,是把部落格與電子報合二為一,預設把每篇貼文電郵給訂戶

  • ,換言之,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會傳送給每一位讀者,跟臉書等以演算法篩選和排序內容的社交媒體大相逕庭。

  • 相對於臉書可憐兮兮的幾 % 觸及率,電郵帶來的幾成觸及率,已經是十倍改善。

  • 從讀者的角度,不管你是無視郵件的新世代,還是像我這種從不忽略任何郵件的老派網民,都能取回閱讀與否的決定權,不再讓渡予(spoon)feed,令自己連讀到多少又錯過了多少訂閱的資訊都不知道。

  • 是把傳統「先貼文、後分發」的工序合併,省卻重複。

  • 雖然說出來好像理所當然,但使用過 Mailchimp 等工具的行銷人員,定能體會編輯「edm」的麻煩,兼顧各種瀏覽器和電郵軟件的痛苦。

  • 電郵是套開放標準

  • 使用電郵分發,代表讀者不會被鎖定在特定網站或應用,而可以選擇閱讀工具,篩選機制,優先順序,甚至使用進階功能如加標籤、自動處理等。

  • 透過電郵與 RSS 兩大標準,Substack 提供了開放而流暢的體驗,讓用戶靜心閱讀來自四方八面的文章。

  • 奠定基礎後,Substack 去年推出 Reader app,並陸續加入輕社交元素。

  • Substack 也有社交標準配套「CLS」Comment、Like、Share,但我所指的「輕社交」,是另一種比較含蓄,「以文會友」式的交流。

  • Substack 的介面鼓勵獨立作者互相推薦,由活生生的人而非演算法去策展,幫助讀者發現作者,也幫助作者尋找讀者。

  • 最後一個社交功能是新近發表,可能大幅改變 Substack 面貌的 Notes。

  • 經常想分享各種新聞或不完整的想法,這些零碎的訊息假如放到電子報,一來不符深度討論的氛圍,二來過多的郵件會為讀者帶來負擔,Notes 正好彌補這個空間。

Ready to highlight and find good content?

Glasp is a social web highlighter that people can highlight and organize quotes and thoughts from the web, and access other like-minded people’s learning.

AboutPrivacyTerms

© 2023 Glas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