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pai.com/prime/story/vol07-why-do-we-still-use-paper-notes
2 Users
0 Comments
26 Highlights
4 Notes
Top Highlights
相较于电子笔记来说,手写笔记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灵活、自由。只要有纸和笔立刻可以动手写,不必确保设备有电有网,不必等待打开软件或找到相应的页面,因此,习惯随身带一个小本儿,或在家中顺手的地方放一些便签和笔,需要随手速记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寫筆記的幾種典型場景
但實際操作中會涉及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我們很難說什麼場景更適合電子筆記,什麼時候更適合手寫筆記。比如說即便都是記聽講筆記,提供講義與不提供講義的課程可能需要不同的記法,理論性更強的課程與更偏向實踐的課程可能也需要不同的記法,課堂節奏快慢可能也會應對不同的筆記法。討論手寫筆記與電子筆記,我們更需要考慮我們寫筆記的目的是什麼。
為不同目的服務的筆記
做記錄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摘錄重點備忘,以便日後查閱。
這種類型的筆記最需要一方面方便檢索,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找到;另一方面信息明確、重點突出,我們可以迅速獲得最需要的信息即可。
寫筆記也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理解和記憶。這類筆記最常見於課堂學習和專業閱讀,也是大多數人學生時代最常見的筆記類型,也常常是筆記方法討論的重點。
這類筆記的終極目的是通過記筆記幫助我們把握學習的重點,理解學習內容,加強鞏固和記憶。
這類筆記更強調主動去建立不同筆記間的鏈接,不要局限於某個領域或某個項目。同時,筆記不僅僅是思考的成果,寫筆記就是思考本身。
幫助思考的筆記建立在我們對知識有所理解的基礎上,與我們之前所說的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筆記也息息相關,並非可以完全割裂開的,我將二者區分開來主要考慮了兩個方面的差異。
一是信息的類型,前文所謂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筆記多是針對我們輸入和接收的知識性內容,而後者的核心是我們在學習知識之後形成自己對某個問題的思考。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筆記必然也會涉及自己的思考,但不涉及發展出完整的觀點;幫助思考的筆記也一定會包括知識性的內容,但這些知識不僅僅要理解和記住,需要推動產出。
另一個方面是結構性的問題。我們系統性地學習一個新知識時,通常從一開始筆記就會是結構分明的,自上而下從全局到細節把握。但我們產出思考成果的時候更多則很難做到一直時候結構分明的,我們總是先有一些靈感,再慢慢將若干個點聯繫起來,將整個想法豐富起來,自下而上發展,結構慢慢浮現出來
書寫並不一定總是要有什麼目的,書寫本身就是意義。
手寫筆記的優勢
靈活、自由
現有的許多筆記軟件記錄起來都比較麻煩,這時選擇紙筆手寫或者有手寫功能的軟件(如Goodnotes、Notability、OneNote 等等)就會方便很多。近期的一項教育學研究(Luo, Kiewra, Flanigan, and Peterantz 2018) 追踪了一百多位本科生的課堂筆記習慣,發現確實習慣電子筆記的學生記錄方式以文字為主,而手寫筆記的學生更注重視覺化的呈現效果。同樣的,在理解和思考的過程中,紙筆書寫也可以更方便地繪製各種流程圖、思維導圖等等,梳理知識結構和我們的思路。
除了記錄的過程,由於手寫筆記的展示方式也更加自由,我們可以更方便地相互參照回顧我們的筆記。我們可以輕鬆地將好幾篇論文打印出來,一起鋪開放在辦公桌上來回比對著閱讀。我們也可以將筆記寫在卡片上,或活頁紙上,在需要的時候將相關的筆記挑出來鋪陳在桌面上,既可以方便地比對閱讀,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擺放位置來展示筆記間的邏輯關係。
慢,但是有效
在課堂學習中,即使手寫筆記可能比電子筆記記下的內容少,但學生的掌握程度通常更高(參見Mueller and Oppenheimer 2014 及相關研究)。一方面,使用電腦記課堂筆記更容易導致分散注意力,而用紙筆記筆記的學生通常更加專注。另一方面,即便在學生都保持高度注意力的狀態下,使用紙筆筆記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考和整合學到的內容,而不是機械地速記老師講過的內容。
簡單說來,正是因為紙筆寫字速度較慢,我們可能來不及記下所有信息,於是我們會更有針對性地在思考之後記下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內容。
Glasp is a social web highlighter that people can highlight and organize quotes and thoughts from the web, and access other like-minded people’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