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4349X1930150X
1 Users
0 Comments
9 Highlights
2 Notes
Tags
Top Highlights
全球化也与大众的后工业主义趋势相关。随着新兴国家接管了低成本、低工资的生产,现有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已部分转移到更先进、高技能的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很少但高薪的劳动力,但更重要的是转移到那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服务活动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业和采矿业作为就业来源的衰落以及服务业的兴起似乎是一种平等主义力量,许多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早期文献都对这种力量进行了颂扬。
制造业和采矿业
许多服务业所需的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
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随着服务业就业的增加而加剧
后工业主义的转变带来就业性质的重大变化。以工业经济为特征的整个部门消失或变得非常小,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性质及其吸引的收入的变化。服务业出现了新的职业,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职业变得规模更大。过程_变革本身很可能会加剧不平等,因为变革意味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破坏,他们无法像资本所有者那样通过对冲来保护自己,也无法像高度发达的国家那样通过快速调整自己的技能来保护自己。受过教育的可以。这似乎是肯定的。由此产生的新的活动模式本身是否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平等,情况更为复杂,需要实证研究。
第三,与这些变化相比,人们较少注意到的是后工业主义导致的经济地理的转变。许多(但并非全部)制造活动都有特定的地点需求,采矿业尤其如此。这些标准并不适用于许多服务,这导致许多观察家相信地理不平等将会减少,因为服务将在地理空间中均匀分布。然而,大量证据表明,许多高端服务活动具有明显的区位偏好,导致地方之间形成严重不平等,因为只有某些地区能够吸引高水平、高收入服务业的就业。
贝尔关于科学主导劳动力的愿景绝不是错误的。需要高水平技能和教育的工作比例肯定有所扩大。随着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减少,几乎所有相关国家的人口教育水平都在上升,低技能人口数量减少。这并不意味着更高比例的劳动力能够找到相对高薪的工作;这取决于对更多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是否扩大以满足增加的供应。如果不这样做,那么教育扩张的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从事低于其能力水平的工作。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进入技术职业的人来说,仍然存在问题。近 30 年前,Fritz Scharpf(1991)指出,工业主义能够通过利用技术来发挥个人能力,提高生产力,从而减少收入不平等,从而为技能相对较低的人们创造合理的收入。鉴于服务业对技术的利用普遍少于制造业,沙普夫想知道如何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找到报酬充足的就业机会。这些因素使我们预计后工业社会的不平等和失业率都会增加。
Glasp is a social web highlighter that people can highlight and organize quotes and thoughts from the web, and access other like-minded people’s learning.